明正德年间至清末,是民间
宗教最盛行的时期。以罗教的兴起为转机,数以百计的教门及其分支此起彼伏,形成复杂多态的民间
宗教。罗教
创始人罗梦鸿,有“
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诀,无为教、大乘教、老官斋教皆其分支。白莲教受其影响,奉“无生老母”为创世主,宣传“弥勒下凡”的
宗教神话。黄天教、红阳教、闻香教、
八卦教等皆可视为白莲教衍生的分支。明清民间
宗教的共同点是:第一,主张三教归一,其信仰中三教掺杂,或脱胎于
佛教,或脱胎于
道教。第二,以无生老母为最高神灵。第三,
大都宣扬“三阳劫变”,以救劫应变号召
信徒。第四,常常成为
农民起义的旗帜,如明代闻香教徐鸿儒起义,清代清水教起义等。第五,其上层
领袖形成特权家族,成员又混杂不纯,往往为官方所利用。第六,其
经典宝卷多以韵文、偈子、唱诗、曲牌等
说唱文艺形式撰写,以便在民间流传。据学者考证,民间
宗教教徒人数,远多于上层
宗教,因其活动秘密,遂鲜为外界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