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坑的龙脉走了气,只剩下住在寨边的八户人没有死。八户人商量重新找住地,便把
庙堂的大梁砍成八段,把盖庙宇的
茅草斩成八块,分别到八个地方去谋生。一年复一年,子子孙孙繁衍生息形成八大排。在涡水河以东的油岭排是大哥,南岗排是二哥,横坑排是三哥;在涡水河以北的军寮排是大哥,里八洞排是二哥,火烧排是三哥,大掌排是四哥,马箭排是五哥。以后,又派生出许多小排小冲,这就是有名的“八排二十四冲”之说。(古八排是指东三排的油岭排、南岗排、横坑排;西五排的军寮排、火烧排、大掌排、里八洞排和马箭排。二十四冲是指东三排的
香炉山、大莺、新寨、锅盖山、上坪、望溪岭、马头冲;西五排的
天堂、大坪、山猪豹、社下冲、新寨、八百粟、茅田、龙水尾、鱼赛、六对、上坪、下坪、龙浮、水瓮尾、龙会、鸡公背和牛路水。)为方便辨认,在服饰上制造差异以示区别。所以,排瑶的服饰也因其所居排不同而各具特色,有
便服和盛装(为
刺绣服装)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