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小
天地,
天地大舞台。”这副楹联经常出现在
戏曲舞台两侧,其寓意是尽管
戏曲表演的场所很小,但却能够包罗万象;生活的空间无边无沿,而
戏曲表演中却有着诸多的限制。要处理好这对矛盾,就需要
创造出在有限空间内再现多姿多彩生活的解决方案,
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则是该方案的最好诠释。
戏曲是生活的虚拟,艺术的真实。“
戏曲的虚拟表演主要是
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
刻画许多客观的事物。”其重点不在表演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而是在表演人物对于所发生事情的一系列的、细致的思想
情感活动和内在态度。
戏曲表演的
技艺以广泛多样著称,
表现形式多元化,综合性是其最
典型的艺术
表现特征。传统
戏曲不仅不用生活的真实形象去反映生活,反而把历史中人物的面孔肤色分成“红、黄、蓝、白、黑、绿、紫”等等。有的面孔还画得歪七扭八,稀奇古怪,甚至还让胡子长在空气上。不仅如此,
戏曲舞台上确实是一会儿神仙府地,一会儿地狱人间,什么金銮宝殿,破屋残窑,什么高山峡谷,渔舟战船,只是或横或竖的桌子、或倒或立的椅子,最多不过是有那么一点象征性的“砌末”而已。就凭这么一点可怜的物质条件,却可以
表现深渊广阔、气象
万千的历史生活。“出之贵实,用之贵虚”的
美学思想渗透在
戏曲各个分支的艺术创作实践中。舞台上
表现的零零碎碎,从
化妆、服装、道具,到唱、念、做、打等,都是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依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