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以歌舞演故事,通过相应的
戏曲程式反映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艺术之美是从生活中
提炼的。生活自身也离不开程式,只不过与
戏曲程式不同罢了,是自然衍生而成。比如见了朋友握握手,相互寒暄问候,这些就是程式。
戏曲表演的程式是经生活凝结、升华形成的,通过空灵的
戏曲舞台反映生活百态、人情冷暖。“程式固然与艺术的关系深切,但不可过于空洞,亦不可过于偏重,否则必会酿成有程式而无内容的危险。”若是程式不能反映现实生活,那么艺术吐露的真情实感也就无从谈起,也就失去了
戏曲与生俱来的的教化功能。
戏曲凭借程式实现日常生活的认知,在此过程中将生活寄托的寓意融入美的
表现中。程式对内容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势必有一些内容受到其影响。程式并非仅仅是纯形式的画面
表现。在传统的绘画艺术中,
直线、
曲线皆可视作纯形式的
表现形式,但若是想要实现生活中
具象事物的画面
表现,就不会仅仅是纯形式的构成元素。程式也与其类似,它在持续用于
表现这类主题思想的过程中,有关的内容也会被历史积淀下来。比如舞台演出中常见的“甩发”,它表达了悲喜交加的情绪,在反映兴奋与狂喜的时候就不会运用此
表现手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程式化的动作可以展现特定环境中
戏曲角色的
情感变化。
戏曲程式作为
演员在
长时间内与观众交流互动产生默契的结果,也是彼此双方交流的最基本手段,普遍存在于
戏曲文本
创作和
戏曲表演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