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岩画以南盘江两岸较为集中,石林崖画、宜良阿陆笼岩刻画、弥勒金子洞坡岩画、丘北
狮子山岩画都分布在这一区域内。石林崖画位于石林风景区东南约300米处的丛林盆地内,画面高约3米,宽约2米。在陡峭的石林崖壁上,彝族先民以粗犷的笔触画了30多个
图像,有人、兽、星、月等,形态各异,
古拙朴实。专家认为,石林壁画中有早期作品,为东汉以前的文化遗存;有晚期作品,与彝族的原始
宗教有关。宜良阿陆笼岩刻画是一处古代彝族
祭祀太阳神的场所,主要
表现了
太阳与农业关系的内容。弥勒金子洞坡岩画的内容以
日月星辰崇拜为主,其中一组
图像为中心画1个带有光芒的
太阳,边上围绕着6个表示
星辰的
圆圈;另一组
图像由20多个
圆圈连成一个穹隆状
圆形,下面绘有6个作
舞蹈状的人物。丘北
狮子山岩画绘在
狮子山彩云洞岩壁上,用赭红颜料绘成,尚能辨认的
图像只有3个,3个
图像均为“人形鸟”,
表现出“鸟人”在空中
回旋翻飞的动态感。从头部形状和整体气势看,酷似雄鹰。经考证,这些岩画
大都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只有宜良阿陆笼岩刻画是
唐宋时期镌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