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地处
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其矿产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历史积淀深厚,聚居锡伯、维吾尔、
哈萨克、汉、回、
蒙古等25个民族,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自治县。察布查尔地理位置特殊,处于
天山西段,
伊犁河南岸,东界巩留县,南以察布查尔山、乌孙山和帖木里克山为分水岭,和特克斯与昭苏两县接壤,北与伊宁市霍城县隔
伊犁河相望,西与
哈萨克斯坦毗邻。作为西域兴盛之地的察布查尔,正处于古代西北交通的
丝绸北道和南北交通古道的交会点上。古老的
天山伊犁丝绸北道,不论由南
拜城越凌
山西行,或由北南渡
伊犁河西行,都必经察布查尔平原,再折向
西路,渡楚河进入
中亚而西行。汉代乌孙长期盘蹈此地,元、明、清时期,察布查尔已成为南北疆重要的军事要道。察布查尔,卫拉特
蒙古语“凹陷的隘口”之意,其地势自东向西由窄变宽渐趋开阔,自南向北由高转低形成多级阶梯,并逐渐趋于平坦,形同一面张开的旗帜。地形由5个地貌类型组成:南部为山区、山麓、
丘陵,中部为倾斜平原,北部为河流阶地和河漫滩,境内并伴有
伊犁河、察布查尔河。此地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温和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热量丰富且四季分明。冬春两季长,
夏秋两季短,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降水量少。正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了这里成为各方势力所争抢的地盘,这也是察布查尔自古就为多民族聚居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