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可借助其他已成形的新型艺术形式。歌剧《
壮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以讲述壮族传统
织锦工艺的故事为中心,将壮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集中展现了出来,如“
壮锦”、“花山壁画”、“
绣球”等。壮族传统的服饰、民族歌舞和民间传统习俗都融为一炉,是一桌地地道道的文化大宴。这唤起了很多人内心最深处的民族
情感和对从小所生活的土地的眷恋。
壮锦所代表的不仅是一件
织物,更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儿时的记忆。而
壮锦之所以已在日常的生活领域被民众所不能接受,根本原因还是民族文化受到了现代化大潮的冲击。现代大机器制造所带来的不仅是物美价廉的商品,更是所蕴含在其中的西方审美观念。设想一下,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完全可以制造出带有民族特点、
中国特点的更适合
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的产品。
壮锦应该借助这样的艺术形式更多得获得民众文化的认同,这样才能在西方审美浪潮的冲击下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