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中的凤
纹饰,反映了壮民族曾经的鸟崇拜、鸡崇拜与
凤凰崇拜。关于鸡崇拜的文化内涵,前文多次论及,此处不再赘述。这里主要论述壮民族的鸟崇拜、鸟
图腾与
生殖崇拜的关系。首先,鸟本身具有
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如
郭沫若先生所言:“无论是凤或
燕子,我相信这传说是生殖器的象征。鸟到现在都是生殖器的别名,卵是睾丸的别名。”鸟在壮族和其他很多民族都是男性生殖器的代名词。其次,鸟被一些地区的壮民看作是自己的祖先、自己的
图腾,也赋予了鸟生殖意义。鸟乃越族之祖。据
晋人张华在《博物志》卷九中云:“越地深山有鸟,如鸠,
青色,名曰冶鸟......越人谓此鸟为越祝之祖。”《吴越备史》卷一载有越人祭祀罗平鸟的习俗,即“有罗平鸟,主越人祸福,敬则福,慢则祸,于是民间悉图其形而祷之”。而壮族
神话中的
女神始祖姆洛甲是一种乌鸟的化身,创世男神布罗陀是“鸟的
首领”。至今在壮族人民的
民俗中,把每年
农历七月二十日定为“鸟王节”。最后,壮族
神话中鸟人婚媾的传说同样具有生殖的意义。
广西靖西流传着《周运与
仙鹤》的传说,讲的是一个
青年人周运上山打猎,在山上救了一只
仙鹤。这只
仙鹤变成了美丽的女子嫁给了他,过着幸福的生活。著名诗人韦其麟依据壮族民间故事
创作的《百鸟衣》,曾轰动诗坛。这是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一个壮族后生叫古卡,在山上打死一条蟒蛇,救了化身小鸟的神女依俚,两人结为夫妻。当地土司见依俚漂亮,派人将她抢走。古卡为了救她,要找百种鸟的羽毛织成衣服。古卡做到了,并以为依俚治病为由进了土司衙门。依俚骗土司穿上了百鸟衣,几条狼狗把他撕死。古卡和依俚就飞到了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