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
织锦艺人所运用的类比思维,是根据自然界中动植物的自然品性,与人们求吉纳福的感念相类似而采用的象征表达方式。这些
纹饰中自然物的某些特征通过与人类的类比,象征福、禄、寿或者
多子多孙等
吉祥意义。在壮族新婚夫妇的
壮锦背带、被面或者门帘上,经常可以看到
石榴与
葫芦等Raiz duj va(花纹)。
石榴与
葫芦的外形都像孕妇的肚子或者子宫,而且里面有很多籽,代表它们极强的繁殖后代能力,从而类比象征
多子多孙。人们还通过
葫芦藤蔓不断的自然特性,类比到人类的
子孙繁衍,从而象征其绵绵不断、长久不衰。
壮锦纹饰中动植物的类比象征意义均是其某一自然特性满足了人们求吉纳福的愿望。如
壮锦中的龙、凤象征
吉祥与高贵,是新人
壮锦嫁妆的首选
纹饰。
牡丹象征富贵,以此为
纹饰的
壮锦挂壁可以作为厅堂的摆设。
双凤燕、
并蒂莲成双成对的自然品性,让人们类比联想到夫妇的出双入对,从而象征夫妻恩爱,永结同心,是新人
壮锦日用品的理想
纹饰。
壮锦艺人对
鱼纹的偏爱,除了上文所说的
谐音象征的原因外,还因为鱼的嘴和整体形象类似女阴,象征是生命之源。鱼产子众多,繁殖能力强,象征
子孙众多。此时的
鱼纹不单单是自然物了,已经上升为表达丰富概念、观点与内涵的象征符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