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以树为
图腾一样,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有关系。具体来说,在壮族先民采集野果及
植物茎、根等为生活的食物时,人人都会看到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
植物的
果实是由
花朵而来的。没有
花朵,便没有
果实,
花朵开得不茂盛,
果实就结得不多。因此,在人们的眼中,花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花凋谢之后变成为果,也是十分神秘的。汉字“帝”的来源就与花有着密切的关系。“帝”字,在
甲骨文里作等形,金文作等形。清人吴大澂认为,这是花蒂的形象。他在《字说•帝字说》中说“帝”的本义是花蒂,因“帝落而成果,即
草木所由生,
枝叶之所由发”,为“生物之始”,故转而指部族之始,部族的最早
祖先。王国维、
郭沫若等也持此说。由花而蒂,由蒂而果。帝便由此引申出
创造一切的
天帝。花是万物之源,人也从花里来。
原始人实行群婚制,他们的婚媾多选择在
春天,在花香鸟语的林间或草野之地进行野合。人们对怀孕生孩子,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总以为是外物进入妇女的体内才怀孕的。如说[女米](姆)六甲被风吹着或被水溅着而怀孕,就是有力的证据。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躺在花丛中野合受孕,因而认为是花进入体内造成的如姚(姆)六甲自身就由一朵花生出来的。这不正好透露出壮族先民们对怀孕、生育原因的原始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