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民族
冬季住宅都曾有这种形式,东北民间称为“地窨子”或“地窝棚”。在鲁西南也一度采用这种“地窨子”来度过严严
冬日。他们在地下挖出
长方形土坑,再立起
柱脚,架上高出地面的尖顶
支架,覆盖
兽皮、土或草而成的穴式房屋。这种房子地下和地上部分约各占一半,屋内空间高两米左右,或砌火炕、或搭板铺在地中央升火取暖。房顶四周再围以一定高度的土墙或木障,以防
牲畜踩踏。地窨子盖造方便,保暖性好,很适合寒冷的北方。鲁西南人为了避寒保暖,
冬季在“地窨子”储藏蔬菜或者手工
编织筐篓、席子,
织锦工作也都在“地窨子”里进行。除了保暖,更主要的是“地窨子”保湿,不易断线。几个关系要好的
织工,合起来挖一个大的“地窨子”,把
织机搬到一起,在这女人的
天堂里(男人不会轻易打扰),聊着家长里短,肆无忌惮地说着笑着,但手下是绝不含糊,说笑间鲁锦织了一尺多。外面天寒地冻,“地窨子”里温暖如春,成为鲁西南冬天纺花织布的最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