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
织锦用于孝被殉葬,多见于现今对各民族手工艺文化遗产的整理和
学术文章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中,我们在早年对土家锦的实地考察中亦有此说,无人否定。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曾专访湘西自治州博物馆问到时任馆长的康伯永先生及考古和
书法学者林时九先生,亦见到馆藏的一批传统
土家织锦和泸溪牛肚被。关于殉葬入棺一说俩人均讲只听讲有此一说,馆藏织品均收至龙山一带,并非
棺椁中织品。为此笔者
常年考察洗车河流域及永顺对山乡寨,请教于永顺彭勃先生,龙山刘能朴先生、刘昌儒先生、张登赤先生及彭英子先生,大致情况是:“土家锦作为陪葬是‘烧包’”,将其“生前用过的
织锦、衣服等在出殡前一夜烧于屋外,烧了,过世的人到阴间照样有用”。古俗中抬棺上山时,棺上盖有死者用过的土家锦,入土时焚烧,以祭亡灵。(亦有穷人家当即取回留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