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叶总宜之,
独叶不能行】花的
叶子三三两两,宜聚不宜散,更要
忌讳单独一个
叶子长在枝干上。
画法如此,自然生态亦如此。
云锦的打样
师傅牢记在心,不论画什么,信手都是画叶“三三两两”。清代中期,
西风东渐。
云锦的
纹样设计,除了
皇帝的
龙袍必须有严格的规定、一般
纹样仍有一套程式外,对于日常的
便服,从宫廷到社会,尤其是殷富之家的妇女,趋风时尚,以“洋”为新。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块乾隆年间(1736—1795年)的“织彩
玫瑰花金宝地锦”,从题材到构成,采用了以
玫瑰花为主的“
菱形连缀”,即
四方连续斜长格的二分之一错位。而且不画明显的骨式线,用大小不同的正面
花朵组成。这种
格式曾长期流行于
欧洲,成为他们的
世俗花样。还有一种花样,时间与此差不多,采取了
小花小叶自由延伸的无特定
格式的设计方法。原标题是“
浅绿色地
折枝大洋花妆花缎”,一改宫廷艺术的庄重严整,变得活泼随意,犹如一篇抒写
繁花绿茵的散文。所谓“
大洋花”,花并不大,只是
花叶信手勾出,不名其状而已。起点确像“
折枝”,在技干上露出明显的斜口;然后是细技细梗随着正反的
圆弧线(如S形)任其蔓延,以致很大一片。这只是
锦缎幅面的一个单位,如果再将其他单位连续在一起,繁杂的效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