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荔波治内是水族聚居地,在唐代时就设置婆览县和莪州、劳州。婆览县是公元629年的唐贞观三年设置。“婆览”,是水语的
音译,后来
汉译为水婆,后来更名恒丰并沿袭至今。莪州、劳州是唐开元中,即公元713-741年之间设置,二者相距百来年。莪州是由水语
音译取首字构成的州名,
方志汉译为“莪蒲”,正是水语的
音译。唐代在水族地区设四州二县,其中古荔波治内有二州一县,今
广西环江县治内有抚水州,而后抚水州水族逐步溯流往北迁徙;今三都县治内有都尚县。这足以说明古荔波在水族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另外,荔波南面与
广西的抚水州和南丹州接壤,北与三都、丹寨、独山、都匀接壤,东与榕江毗邻,在地理位置上基本处于水家居住区的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