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严宗。
创始人是
武则天时的法藏(643—712),澄观、宗密为
中兴人物,流行一百七十余年,武宗灭佛后,走向衰微。以《华严经》为主要
经典,故名。该宗与法相宗同属大乘有宗,但不满后者隔绝尘世与彼岸两个世界,强调无碍圆融,颇具唯心辩证法的因素。它要沟通主客观界限,把认识对象看成主客统一,如看金
狮子,注重
狮子时金隐,注重金时
狮子隐,两皆注重则具隐具显。又要沟通一与多、大与小,“无有不多之一,无有不一之多”,“小时正大,芥子纳于须弥;大时正小,
海水纳于毛孔”。又认为时间先后圆通无碍,“念念生灭,刹那之间分为三际,谓过去、现在、
未来”。又提出“十玄门”,把世界描绘成复杂多样的又连贯圆融的关系网,事事皆体现佛性,彼此交相辉映,重重无尽。“四法界”说亦承此义,将世界分为四种存在: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认为理事互摄、色空交融,如十面镜子共映一光烛,光芒重合而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