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来男耕女织,相沿已久。农村手工
纺织业的发展是以丰富的
棉麻桑蚕资源为基础的。
山东地区的棉纺业之所以比较普及,源于
运河便利的带动、官府纳税政策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地宜植棉”和民众生活对于
棉布的需求。位于鲁西南冲积平原的菏泽、济宁地区,盛产
棉花,这里的农家妇女几乎人人擅长纺线
织锦,当地有“方圆十几县,
织机二十万”之说。《汉乐府诗集》中有过这样的盛赞:“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据1985年的统计资料,仅嘉祥县就有
织机2万台、
织锦妇女9万余人。据不完全统计,现今鄄城和嘉祥两地的
织机也在3000台以上,
织锦女5000余人。“一妇不织或受其寒”的古语于汉代已在齐鲁大地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