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映生产实践和气象方面的内容,如“
稻谷要好,水肥要饱”。既说明禾稻丰收离不开充足水肥的关系,也引申办事成功要有可靠的条件保证。“只犁不细耙,枉自干一夏。”说明生产的各个环节不能放松,否则会出现“人欺地,地欺人”的
恶性结局。“只愁秧拔节,不愁田老化。”既直接说明栽插时节不能错过,否则会出现“秧老田不老”的结局,同时引申说明女性不要错过婚姻生育期,男生在这方面占有更多的优势。“
六月六,甩秧上坎。”表明栽秧季节过了
农历六月六已经没有
收益,不如将秧苗抛掉。“谷雨不雨,种稻少米”,“
九月有雷鸣,庄稼好收成”。指在水历
九月(
农历五月)打闷雷降雨,则
五谷丰登。这些节气与天象的
农谚,是水家长期的水稻种植朴素经验的结晶。“十天割草,不够一天烧”的引申义,可用“千桩好事难出头,一件坏事丧了命”作近似注释,其本义都反映奋斗与毁灭的辩证关系。“十把柴刀,锻不成一把匕首。”其引申义则指滥竽充数,低素质的一群人敌不过精明的一个人,与“不惧一万鲁莽之徒,惟惧其一谋士”的
汉语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劈柴要墩,官司要钱。”既反映办事必须有依托和基础,也反映旧社会“八字衙门大打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社会现实问题。“果树向阳栽,田缺朝低开。”向阳果木早逢春,光合作用好,个大色佳味美,而稻田的排水口开在最低处,利于排水。其引申义有因时因地因事,采取有效的制宜措施,方能取得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