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中有许多形体中心向外放射的八脚和节肢或
昆虫类
动物,被视为观物取象的
太阳符号,如
螃蟹、
蜘蛛、
蝎子、甲虫、
蜈蚣等。它们原来是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和古
巴比伦两河流域的
太阳符号,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沿后来的“丝绸之路”由西部
传人中国。现在
中国西部陇东、关中平原的“丝绸之路”一线,每年农历
端午节,这些
动物形象还作为保护神出现在人们穿的
背心、
马甲及佩带的大小香包上。现在人们把它们称为“
五毒”,其实原来它们都是作为
太阳神的
神祇动物,后来才世俗化成为
五毒的。
五毒不上身,既然上了身带在身上,而且佩在胸前与背后通常是保护神所在的部位,那当然是取其庇佑作用。
中国人在大自然的生存环境中最难熬的是两个节日,一个是
端午节(
公历6月下旬),这是白昼最长
太阳最毒的
夏至季节,瘟疫横行,对人们的生存造成致命的威胁,于是人们把这些小
太阳神动物请出来,作为保护神带在身上,取“以毒攻毒”之意。而
冬至(
公历12月下旬)这一天,是全年中夜最长的一天,传说中鬼魂横行,人们把作为
太阳神的
动物鸡请出来,把头上
双髻双鸡和浑身带鸡的抓髻娃娃和拉手娃娃请出来驱鬼避邪。这本来也是
巴比伦两河流域的原始文化,
远古时代即向西传入
欧洲,向东传入
中国,并与
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几千年来
中国民间美术中的群体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