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支往南迁,渡过汉水到达
湖北、
湖南、
江西一带,这实际上返回了自己
祖先的发迹地。由于有先进的稻作文化,经济实力得到了恢复,不久又强大起来,形成了后来的“三苗国”“三苗国”的大致范围“曰左洞庭,右彭蠡,则今
湖南之岳州、
长沙;
湖北之
武昌;
江西之
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南康、九江是其地也”。《书经》直接注释三苗为
饕餮,与尧舜禹的华夏集团同为一时代,尧舜禹均向三苗进攻,扩大疆域,舜甚至征战而死于三苗腹地,《淮南子•修务训》称:“舜征三苗,道死巷梧”。三苗国因屡屡兵败而四分五裂,《
史记•
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头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稣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威服。”“放驩头于崇山,以变南蛮”,意思是驱驩头这支到南蛮之地,变为南蛮族,在战国时期,又发展成为强大的
楚国,驩头这支以犬为
图腾,后来主要演变为
湘西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