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历史源流
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织造业
概述
【说明】
织造
是
佛山
传统的
支柱产业
,特别是
丝织业
闻名海内外。据
史料
记载,12世纪初,在
南海
和
顺德
两县相邻的西江沿岸,修筑了著名的“桑园围”,当时
南海
、
顺德
一带已是重要的种桑养蚕地区了。明嘉靖元年(1522年),
明朝
政府封闭了
福建
泉州
和
浙江
宁波两港,
广州
成为
生丝
对外贸易重要
港口
,各地
生丝
经由
广州
输出。
乾隆
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又封闭了
福建
漳州
、
浙江
定海、
江苏
云台山等对外贸易
港口
,
广州
又成为
中国
生丝
唯一的对外输出
港口
。
鸦片战争
以后,
缫丝
新式技术逐渐输入。同治五年(1866年)
南海
陈启沅
引进国外
缫丝
新技术,在
南海县
简村建立
珠江三角洲
第一个现代
缫丝
厂。不久,新式
缫丝
业由
南海县
逐渐向
珠江三角洲
各地扩展,
顺德
在大良北关建立了一个500-600名女工的怡和昌机器
缫丝
厂。
顺德
县的
龙江
出产了著名的
丝织品
“玉阶”和“
柳叶
”,并成为
广东
的贡品。这些有利条件,极大促进了
佛山
种蚕养桑业和
织造
业的发展。
佛山
织造
传统一直延续至新
中国
成立后,至今仍是
中国
织造
业的重镇。图2-80这件广告包装纸是位于
佛山
永安路的裕彰布庄用来包装
零售
布料
用的。
木版
印刷的
牛郎织女
鹊桥会是其“牛女”商标的图案,经营从名厂选办的沙、麻、丝、棉等各种材质的
布料
。
-《佛山木版年画历史与文化》程宜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