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的苗族妇女,以
蜡染为
衣裙装饰的极为普遍,目前流行于
贵州的榕江、丹寨、从江等县、市的部分地区。榕江县平永一带的
蜡染,都是
套染彩色,多以“回”字形、“万”字形、
锯齿形、长线条等为全幅的框架。框架的空隙处都绘上
花朵,不留空隙。其中大多数同时以
蜡染、
挑花、刺绣为饰,在每套衣、裙中,三者常固定于
衣裙的某个部位,不能擅自挪动位置。
蜡染,是以蜜蜡(黄蜡)熔汁绘花于
白布上,
染色后取出煮于水中,蜡去则花现的一种
技艺。
蜡绘是先将蜜蜡置于
小锅中,略加温,锅中温度升到60-70度之间时,蜡溶为浓汁,即以小钢刀蘸蜡汁于布上。画后,蜡温很快下降,到20多度时就凝固了。蜜蜡温度如超过70度时绘于布上,蜡汁便立即渗浸四周而使花纹模糊不清。苗族妇女利用这种特性进行
蜡绘,有经验者完全凭自己的观察以定温度;而初学
蜡绘者,不易凭观察以定温度,只好将画布置于膝上,凭皮肤的感觉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苗族妇女
蜡绘,根据花纹式样和
技艺高低可分为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