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地理位置
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市
概述
绵竹
,因其“地滨绵水,多竹,故名”(《
华阳国志
•蜀志》)。据
史籍
记载,
绵竹
古为
蜀山氏
地,西周时为蚕丛国的附庸邑,秦时隶蜀郡。西
汉高祖
六年(前201年)建县,辖今
绵竹
和
德阳
两地。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刘焉领
益州
,将州治迁于
绵竹
。公元194年,因
绵竹
城火灾,刘焉才将州治迁往
成都
。
绵竹
在三国两晋时期先后改名为“阳泉”、“晋熙”、“孝水”。至隋大业二年(606年),复名
绵竹
。此后,县名再无更改。1949年12月27日,
绵竹
县人民政府建立,隶
川西
行署
绵阳
专区。1983年,改属
德阳
市。1995年初,经
四川省
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撤县设
绵竹
市。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冯骥才
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市
概述
绵竹
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的连接地带,位于北纬30°09’至31°42',东经103°54'至104°20'之间。全市面积1224.17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新《
绵竹
县志》)。
绵竹
西北与茂县接壤,东北与安县毗邻,东南与
德阳
相连,西南与
什邡
为邻。全市人口52万,汉族占99%以上。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冯骥才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