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
动物壮锦纹饰中,除了我们熟知的
龙纹、
凤纹、鸡纹等反映壮族先民
图腾崇拜的Raiz duz gaiq(
动物纹)外,还有
老虎和
山羊两种Raiz duz gaiq(
动物纹)。这两种
纹饰虽然不如
龙纹、
凤纹、鸡纹在
壮锦中较为常见,但同样反映了壮民族源远流长的
图腾崇拜的观念。图案中间的这只
老虎看上去更像一只幼虎,通过
壮锦艺人的抽象与概括,虽然保留了
老虎刚猛的姿态,但是让人感觉更加温雅而可爱。古代岭南多虎。《
广东新语》卷二十一《兽语》云:“高、雷、廉三郡多虎,商旅遇之,辄诟骂以夺虎气,斥之为大虫。凡风主虫,虫,风族。虎乃风族之大者,故虎之来必有风,其声飚疾。山行者闻风声有异,则知有虎。......从化山中多虎,常
绯衣幞头盛陈仪从而出,夜则灯火煌煌射林薄,见者以为山神也。欲食人,则脱
幞头绯衣,复变为虎,乃大哮吼而前。盖帝命山神以治虎,而虎即假山神冠服以食人。谓虎即山神耶?”人们将虎视为山神,是对虎又惧怕又崇拜的一种
表现。在壮民族的
神话里,
老虎、雷公、龙与布洛陀为四兄弟,因为争夺权力,被布洛陀一把火烧伤,
老虎跑到森林里去了。这个故事就是反映了以雷公、龙、
老虎和布洛陀为
图腾的四个
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
史料记载与
神话传说都说明
老虎曾经是一些壮族先民的
图腾。可能由于崇拜的人不多,或者是以
老虎为
图腾的
氏族被其他
氏族兼并,所以虎
图腾很快就湮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