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明代都城,遗留下来的年画、
纸马较多,早期有一幅《
福禄寿喜图》,图高二米,宽一米余,图上端以红朱写成约四百个“福”、“禄”、“寿”、“喜”字。
字体集古代金石铭文,古朴典雅,字迹工整;图之下方,以近千个
墨笔“福、禄、寿、喜”小字楷书,分别组成天官、
员外郎、南极仙翁和
仙童。
福字组成的天目,头戴软巾,身穿朝服,双手分合如鼓掌状;“禄”字组成的
员外郎,戴嵌玉软巾,穿袍服,正为南极仙翁头上簪
菊花;南极仙翁以“寿”字组成,
寿星伸掌齐胸,托一金爵,面现笑容;
寿星膝前站立的
童子用“喜”字组成,
散发垂耳,身穿
长裤短袍,双手托一圆盘,盘上置
仙桃、
石榴各一只。整个画面
构图变化多样而又和谐统一。全图人物无论是须眉
眼睛、衣履服饰,以及爵盘
花朵、
石榴仙桃等器物,无一不用楷字组成,而且人物表情生动,衣纹舒畅合体。
风格近似宋元白描人物,远看如
线描,或以为
元人遗作。惜无年款与署名,故视作明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