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概念定义
概念定义
庄房
即
羌民
住宅,又称
碉房
。
羌民
一般三五十户聚居成一个
寨子
,主要分布在高山、半山或河谷台地上有饮用水和便于生产、自卫的地方。
庄房
一般分为三层或二层,底层为牲畜厩和用于堆放杂草。中层为居住用房,除寝室外,正中一间设有
锅庄
,即
火塘
,靠墙处设
神龛
供奉
神灵
。这里也是家庭
会客
和举行婚嫁
丧葬
等礼仪活动的地方。上层用来贮藏粮食等重要物资。房顶则主要用于打粮、晒粮。在房顶
四角
和靠山一边中间,还用片石砌一高约一米的塔形小
石龛
,放置一块或数块
白石
,
羌语
称为“窝露匹”或“纳克西”,为家庭
祭祀
天神
、
山神
的地方。
-《羌族文化》陈蜀玉
基本介绍
概述
建筑 羌族筑屋造房通常在向阳、背风,有耕地和水源的
高半山
或
河谷
地带,由几户或几十户形成自然
村寨
。建筑大致分为
碉楼
与
碉房
两类。
碉楼
为防御型建筑,大多属古代建筑遗存,矗立于
关口
要隘或
村寨
附近及中心,以石或
黄泥
砌筑,外观雄伟,坚固实用。
碉房
也叫“
庄房
”,为居住用房。呈
方形
,分三层(也有两层和四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
牲畜
。楼层之间用独木制作的锯齿状楼梯连接。房顶为平顶,可
脱粒
、晒粮、晾衣。房顶设有
石龛
,上置
白石
,为
天神
居所。中层楼内两端为卧室,中间为堂屋,堂屋内设
火塘
、
神龛
,是
平时
全家聚会、接待客人、欢庆歌舞以及举行
祭祀
的重要地方。
-《羌族服饰文化图志》孟燕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