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3月间,张有隽教授参加
广西民族学院赴
泰国考察组专门负责
瑶族宗教问题考察。调查到的实际情况是,
泰国瑶族也和
中国瑶族一样,相信万物有灵。
灵魂,瑶语称为“文”,人死后
灵魂变成鬼。鬼在瑶语里称为“面”(mien),与指人的概念“勉”(mien)只有音调上的差别。人们认为自然界存在着精灵,可举出来的有山精、水精、石精、木精、棺材精、耗精(
老鼠精、
麻雀精)以及谷魂、禾魂、牛魂等。除了
灵魂、鬼魂、精灵外,他们也相信神的存在,虽然在瑶语里,神和鬼统称为“面”,意即鬼,但他们用汉字抄写的经书里,以及他们在讲
汉语时,神和鬼都是用汉字分开表述,说明他们的观念中,神和鬼是有区别的。在
瑶族的概念里,神主要是居住在天界里的
道教里的神仙;也指那些生前挂过灯、度过戒的人死后变成的鬼,因为他们的
灵魂可以升天向玉皇及老君报到,名列仙籍和
祖先名册,享受香火供奉;还可以指保护家庭和地方的善神,如灶、家宅龙神、社王、土地神之类。而鬼是指别的民族的人死后的鬼魂和本民族那些未经挂灯、度戒的人死后的鬼魂,尤其是凶死者的鬼魂,因为这些人未挂灯、度戒,死后在神灵世界没有地位,变成孤魂野鬼。据分别从
缅甸、
老挝迁到
泰国清莱府夜庄县帕莱寨、湄赛寨的师公李进贵、李富昌报道,这里的
瑶族按照神与人关系的密切程度,一般将神分为“家内的神”、“家外的神”两类。家内的神包括:家先、
祖宗(指受戒者祖师)、庙王(即三庙、四庙王)、三清、行司、灶神、栏神(猪牛栏神)、门神、仓神、鲁斑、求财大保(猎神)。家外的神包括:上界天神(
玉帝、
太阳、太阴、太白、四宿、功曹、雷公、雷母等)、土地、社王、元霄、地主(最先来开村一家主人死去的鬼)、城隍、五谷
大王、禾花
大王、雷庙
大王、地脉龙神、耗公耗母(又名张公李母)、收耗童子、收耗二郎、养财土地(管
狩猎的山神)、水界水神(如龙王之类)。上述家内的神中庙王、三清、行司几位请到家时是家神,不请到家是外神;家外的神中元霄、地主、城隍和收耗童子、收耗二郎几位一起供奉在村边的社王庙里,社王庙以一株巨大的被称为“龙树”的树为标志,平常禁止人接近。李富昌先生说,
瑶族祭祀的神非常多,《盘王书》里全有记载。查
泰国瑶族《盘王书》,和
中国瑶族《盘王书》一样,其中记载的神,上自
天宫,下至阳间、地府、水府龙宫,道、佛二教诸神、自然神、
祖先神、地域神,乃至山精水怪、毒蛇猛兽,无所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