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伴随着民间艺术生存发展和体现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民间
刺绣工艺也逐渐丧失或改变了某些原始成分而纳入了新的因素。随着自然现象神秘
色彩的慢慢消失和鬼神表象的悄悄隐退,
宗教观念对需要观念的隐喻关系逐渐转化成明喻关系。这意味着民间文化观念的实质内涵——需要观念,日益被意识主体自觉,并逐渐上升为一种社会化的自觉意识和价值标准。而发展到现代审美的精神要求在百姓的需要观念中占据了显要且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彝族花腰地区
刺绣的实用性和寓情作用已逐渐淡化,而美化生活的审美精神需要却日益突出。随着一些新的
刺绣商品的出现,根据需求及个人喜好,人们相应
创作了一些新的
纹样。如图4-28至图4-33都是首次
刺绣大赛中出现的参赛作品,而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对
纹样重新加以组合或创新,完全脱离了旧有的模式。如图4-34和图4-35的
兜肚,不仅形状上突破了旧时上窄下宽似梯形的造型,而且
纹样的布置也由之前的上部通常为
布料本色,下部则绣满
刺绣纹样,变为无上下之分而整面
满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