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望江县有几家生产
挑花制品的企业。这些望江
挑花生产企业在产品的开发上,多数是将各种
挑花制品当作画芯,装裱起来,配上仿古的边框或吊杆,形成一幅幅悬挂在室内的装饰画。如此这般,仅从装饰欣赏的角度开发利用望江
挑花艺术,显然是不合适的,相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望江人的日用绣品和挑绣在上面的图案原本是合而一体的,绣品的使用功能是主要的,图案的装饰效果是次要的、附加的。现在把望江
挑花绣品做成纯粹的装饰画往墙上一挂,仅展现它的视觉
美感是本末倒置的、极其错误的。这样一来似乎望江
挑花艺术真的传承、发展不下去了,只能被当作历史文化的视觉遗迹、高高地挂起来供后人欣赏了。此外,这些
挑花装饰画图案雷同、艺术
风格一致,导致各个企业生产出的绣品同质化倾向严重,形成
挑花装饰画总体产量的过剩。因此,简单地宣扬望江
挑花图案的视觉
美感,进行纯粹装饰化的利用,这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倾向是不可取的。此外,各个
挑花企业都还生产了一些用途不同的
挑花垫巾。虽然这些
垫巾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但是
垫巾上挑绣的图案却是老旧、传统的,或是老图案的新组合。图案艺术
风格不够当代化的
垫巾,是无法与当下时尚化、主题化、情景化的室内环境相协调的。因此,挑绣着这种老旧图案的望江
挑花垫巾是没有很大市场需求的。因为,缺乏时尚审美元素,就可能导致了消费者购买的主因是出于对传统艺术的欣赏。欣赏功能超越了使用功能,使得这类老图案的
挑花垫巾产品,失去了因使用消耗而需要大
批量生产、进入市场销售的可能。所以,这样达不到量化生产的望江
挑花产品开发也不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