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事象因为有旅游这一新型载体而获得了新的生存土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创造了条件。“西兰卡普”参与旅游发展后,文化符号功能得到了加强。如“西兰卡普”中最
经典的图案“四十八勾”几乎变成了
土家族的象征,广泛运用到其他产品设计中,比如星级酒店门面装饰、大型活动背景墙画等。另一方面,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使文化创新有了经济基础。
土家织锦融入民俗文化村的建设,与
土家族其他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如
木雕、
编织、
印染等形成主题,制作加工旅游文化产品,打造出本土化的特色“品牌”,已占领一些市场。成功案例如“来凤‘满妹’土家民间传统工艺品贸易有限公司”年出售超过300万元、“恩施土家山寨
土家织锦商贸有限公司”年产值超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