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尽管藏族也有
碉楼
,且主要分布在
古冉駹
羌人
居住之地,但藏族
碉楼
多与
官寨
共生,形体高大,建造严谨,最高者
马尔康
白赊碉通高43.2米,一般的都在30米以上,有浓厚的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官府
色彩
和
宗教
气氛。而羌族
碉楼
多为民间建造,现存的
羌碉
,通高多在30米左右,且形多类杂、丰富多彩。构筑相对粗糙,但生动别致,富于变化,充满民间
创造
风格
。羌族
碉楼
的设计特点有别于前者,造型特色亦非常突出,可惜由于地震、战争和其他原因,50米上下高度的
碉楼
应已被毁掉或拆除,实为憾事。藏族
碉楼
和羌族
碉楼
应为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产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建筑体系的空间
表现
。
-《羌族文化》陈蜀玉
概述
羌族是一个智慧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形成了多种建筑类型,包括
民居
、
碉楼
、
官寨
、寺庙、桥梁、
栈道
、
关隘
等,这些建筑类型体现了羌族悠久的建造历史和独特的砌筑工艺。其中
碉楼
是羌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其不仅展现了羌族人民精湛的建筑
技艺
,而且“还生动地记录并反映出羌族人民在民族迁徙、文化交流、建筑
技艺
、生产方式、社会环境、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各种信息,在羌族历史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