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壮锦纹饰中,龙与凤毫无疑问是壮族人民非常喜爱的
吉祥纹饰。龙与凤都是传说中的神物,是多种动物的某个部位组合而成。在前文的论述过程中,对他们多有阐发,此处查漏补缺,仅仅对他们的原型蛇与鸟的
生殖崇拜内涵做一论述。蛇与
鸟嘴在形态上与男根形似,这可以看作是它们作为
生殖崇拜的基础;而它们极强的生命繁殖能力,又与人们繁衍后代的热烈愿望相合。壮族人们有着源远流长的蛇崇拜与鸟崇拜的传统。关于蛇的崇拜在北方的华夏族较为流行,作为华夏族的袓先
伏羲、
女娲、共工等几乎都是
人首蛇身的形象。华夏族在兼并其他部落的过程中,逐渐改造蛇
图腾的形象,最终成为龙
图腾的形象。壮族先民由于生活在雨水充沛、河流纵横的自然环境中,蛇虫出没频繁。对于蛇的畏惧心理加上
生殖崇拜的意识,使蛇的
图腾崇拜形成。东汉
许慎在《
说文解字•虫部》曾提到:“南蛮,蛇种。”“闽,东南越,蛇种也。”所谓“蛇种”就是以蛇为祖先。直到清人的著作中,仍有类似的记载。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潮州志》云:“以南蛮为蛇种,观其胥家神官蛇像可知。”在壮民族的很多地区流传着蛇变人、蛇生人乃至蛇人婚媾的
神话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壮民族的
生殖崇拜观念。马山县的《大蛇娶美女》的
神话故事,成为在壮族很多地区流传的《三妹嫁蛇》故事的最为原始的说法。故事的情节是:一家农户有漂亮的三
姐妹。她们每天干活都有一条大蛇来帮忙。后来,这条大蛇向三个
姐妹求婚,只有三妹答应了。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两个
姐姐知道后都后悔不已。综上所述,对于蛇的崇拜广泛地存在于壮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都是以蛇的生殖力崇拜为基础的。壮族先民对于蛇的
生殖崇拜,更多地是与
氏族繁衍有关的
生殖崇拜。
壮锦纹饰中大量龙
纹饰的运用,反映了壮民族的蛇崇拜,特别是在此基础上的
生殖崇拜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