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龙,
湖南过山瑶,先居新田蓝山,后迁居江华锦田之大陇,后迁至长塘坪,“种山度日”。早在道光十年(1830年),常宁县
瑶族赵幅才就利用巫医治病的机会,声言赵金龙“能知过去
未来之事”,要当“大瑶王”,进行起义的宣传、组织工作。时值汉族恶霸“屡强劫徭寨牛、谷”,赵金龙等多次告状无门。于是,赵金龙命赵幅才前往
广东联合唐八(即唐发林)、唐三、唐四等领导的散瑶三百六十余人,连同赵金龙领导的
湖南瑶族共六七百人,“以红布裹头为号”,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
十月二十九日在两河口起义。义军发布文告,定年号为金陇元年,制红、蓝等旗帜,提出“打进
京城去,杀死道兴皇”的口号公开反清。锦田所巡检司马浚和县令林先良先后率官军前往剿擒,“多被杀伤”。
次年正月,义军先后占领江华之麻冈、蓝山之五水瑶山、宁远之大小紫荆等处,队伍发展至两三千人。二十三日,义军击败拦截的
官兵,乘势袭击宁远。清王朝急调兵遣将,前往镇压。二月二十四日,
湖南提督海凌阿率宝庆协副将马韬等五百余人,由宁远向蓝山围剿。行至
池塘野,唐八、唐三、唐四等人从山腰杀出,将提督海凌阿、副将马韬、游击王国华、守备吴等人击毙,并缴获大量枪械。新田知县王鼎铭率兵勇出城救援,又被赵幅青击毙,义军乘势占领新田县城。新田县毛栗山
瑶族赵文凤闻讯又率当地
瑶族起义响应,义军发展至近万人。赵金龙率
广东散瑶及江华锦田各寨
瑶族为一股,赵幅才率常宁、桂阳
瑶族为一股,赵文凤率新田、宁远、蓝山
瑶族为一股,每股约两三千人,活跃于
湖南的蓝山、新田、常远、
嘉禾、常宁、桂阳、武冈、江华,
广东的乳源、连南,
广西的富川、贺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