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莫徭主要集居在今
湖南省内和粤北地区。《隋书》“
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武陵(治今
湖南常德市)、巴陵(治今
湖南岳阳市)、零陵(治今
湖南永州市芝山区)、桂阳(治今
湖南郴州市)、澧阳(治今
湖南澧县境)、衡山(治今
湖南衡阳市)、
熙平(治今
广东连州市)皆同焉。”
长沙郡,本秦置,隋初废,大业元年(605年)改
潭州为
长沙郡。隋时
长沙郡辖今
长沙、益阳、湘潭以及株洲市大部分地区和
邵阳的部分地区;武陵郡辖今
湖南常德、桃原、汉寿等;巴陵郡辖今
湖南岳阳、临湘、华容、平江、湘阴等市县;零陵郡辖今
湖南祁东、祁阳、零陵、东安、双牌、道县、新田、宁远、江永、江华,
广西灌阳、全州、恭城、富川、
钟山、贺州、桂林等市县;桂阳郡辖今
湖南郴县、宜章、汝城、桂阳、蓝山、
嘉禾等县市;澧阳郡辖今
湖南澧县、
石门、安乡、临澧等县市;衡山郡辖今
湖南衡山、衡阳、常宁、耒阳、
永兴、资兴等县市;
熙平郡辖今
广东连州、阳山、连南、连山、韶关、乐昌、南雄、怀集等县市以及
广西贺县的桂岭等。这表明,
隋代莫徭的地理分布,大致是北至
长江南岸的洞庭湖沿岸岳阳地区,南至两广交界的怀集和乐昌地区,东至湘赣交界的幕阜山和罗霄山区,西至
广西桂林和湘西南等地区,几乎是遍及
湖南全省和粤北、桂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