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君•阿帕杜莱
编著的《物的社会生命:文化视角中的商品》一书中指出:“经济交换
创造价值。价值是嵌入在用于交换的商品之中的。关注交换中的物,而不仅仅关注交换的形式或功能,将使我们发现在交换和价值之间建立联系的是政治。证明了商品像人一样具有社会生活。”这一观点说明了“商品”不但具有经济价值,除此之外,它还具有社会生活。想要全面了解和阐释“商品”,必须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多重视角来对其加以审视。笔者在对
侗锦工艺的研究中发现,当
侗锦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走出,以“商品”的身份进入市场流通之后,一方面,它承载着地方民众、传统手工艺人们追求
经济利益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们还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意义的价值。在“
非遗”与“商品”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文化与经济的区分。近年来,在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各级政府的助力下,通道县被打造成“
侗锦之乡”,
侗锦成为各方力量争夺的一种文化资本,传统
技艺与村落之间、企业与地方之间、学者与地域社会之间都在寻求着一种关联,这些力量相互制约,又彼此依存,共同推动着
侗锦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