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侗族社会生活中,
祭祀活动很多也很普遍,如祭萨、祭土地、祭桥、祭井、祭树、祭灶、祭岩等等,在乡民们看来,神充满在自然之中,具有巨大的力量,对人及人的生活具有无所不晓的智性,必须要通过祭拜来寻求神的护佑。
祭祀神坛的习俗中,分为地下和地上设坛,据《
侗族通览》中《
侗族的
宗教思想》一文所搜集的流传于民间、
巫师珍藏的汉字记侗音的手抄本《巫词》记载:“坛”前摆五个小杯,再前置
香炉,旁立一盏油灯。有的还在“坛”的背壁下置一矮凳摆三五个小杯,壁上贴有神榜,标名不一。也有的仅立一木牌,书写牌位,旁陈
花衣、
褶裙、
头巾、
绣鞋、
银环、芦笙、纸伞、
宝剑等物。再如
祭祀土地时,除了要为土地神立屋(亭形架,盖上杉树皮或瓦)安放
香炉外,还要在屋前正中的枋上和屋顶挂一块
红色侗布、一幅
侗锦或侗绣。在
侗族人的心目中,花桥是彩龙的化身、
吉祥的神灵,因而凉亭和风雨桥也是人们的
祭祀对象,梁上常挂有一串串用于
祭祀或还愿的
吉祥花串或红布,
吉祥花串是以碎布、
丝线镶拼编结而成的
方形、
菱形、三角形实心坨的组合,制作讲究的还要绣饰各种自然
纹样。可见,
侗族的
织绣品在
祭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