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服饰有盛装和便装之分,姑娘的一套盛装有时用布多达20余米,从种棉到
纺纱,再到织、染、挑、绣、缝,需要投入相当大的劳动量。
侗族服饰堪称为
侗族织绣艺术的集中体现,整个制作过程
费工费时,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是几年的时间,为此,姑娘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极为珍惜,盛装只在节日或婚庆场合穿着。
侗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
春节、三月三抢花炮、四月八围野节、
六月六、大雾梁歌会、八月十五赛芦笙等等。追求美是人类高级的精神需求,在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里,节日是人们精神展开的最好形式,因而每个节日都是一次盛装的聚会,凝聚着
侗族女子勤劳和智慧的
织绣品在节日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现,身着盛装的女子堪称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她们尽情张扬自己,刻意
表现自己,充分展示着美,成为节日中最独特、亮丽的风景。如
湖南通道境内的“大雾梁”歌会,湘、黔、桂三省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规模达上万人,不同地区的盛装使歌会成为大型的服饰展演会场,显示出
侗族发达的
织绣艺术。在
农历四月初八侗家的“围野节”中,也是姑娘们展示手艺、博得称赞的时候。附近几十个寨子的人都集中到一座山坡上,老人去卖糖,后生去买糖(确切地说是送糖),姑娘去要糖,孩子看热闹,人人都换上盛装,成群结队的姑娘走在山路上,队伍就像一条游动的彩龙。节日的盛装美化了人,美化了生活,美化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