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佛本生故事中的鹿王本生图,固然是为着宣扬佛的伟大,宣扬“业报”思想以及慈悲行善等
宗教道德而
创作的,而且它确实成功地作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这些
宗教思想和
宗教道德并不是直接用抽象概念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故事,用一系列艺术形象来
表现的,这就使这种
宗教主题较之理论论述要更朦胧和含糊。同时由于这种艺术手段在
表现主题思想时所具有的概括性、类型性和喻义性等特点,就使这一画面较之概念论述具有明显的宽泛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画面的涵义之中包含了所要直接表达的
宗教主题,但又不仅仅是这些。除此以外,它还表达了人民的善恶观念,对于
美丽善良的赞美、对于负义和贪婪的鞭挞,以及诸如此类的思想感情。画面虽是为
表现主题而作,但它一经产生,就有了某相对的独立性。当不信
佛教、但具有上述善恶观念或崇高、正义观念的人(不论是其他
宗教的
教徒还是无神论者)站在这幅画面前时,由于欣赏的直觉性和能动性(详后),他可能未必感受到具体的
佛教教义,但却感受到了它的艺术魅力,把它看成一个
美丽动人而富有教益的
神话故事,从它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中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