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蛙
图腾相类似的是鸟
图腾。鸟
图腾是古越人极为古老的
图腾。迄今6000多年的
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骨器上,就刻有种种鸟的
图腾形象。后来,骆越族群继承鸟
图腾,“骆”,即壮语的“六”,是鸟的意思。骆人即鸟人,就是以鸟为
图腾的人。直至南北朝时,骆越族群衍变为俚、僚时,鸟
图腾仍有很大的影响。“僚”,是“骆”的音转,僚人,亦即鸟人,还以鸟为
图腾。《宋书•徐豁传》有云:“俚民皆巢居鸟语。”“巢居”,可能受到鸟筑巢的启发。“鸟语”,并不是说鸟的语言,而是称自己的语言为鸟语,这是崇拜鸟
图腾的
表现。在东兰、凤山等蛙婆节期间,参与蛙婆节的各家各户都用三角色纸画上鹰、鸢、鸡、鹅图案,插到那根竖立在村寨中的大竹竿上。葬蛙婆后,这些画有
画像的三角纸旗,或焚烧,或插在蛙婆墓旁。这各种
飞禽形象很可能就是家族
图腾或个人
图腾,是部族鸟
图腾分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