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西南,包袱带与女人的一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包袱与包袱带在嫁妆里总是相伴出现,包袱,取“包福”的
谐音,鲁西南人认为包袱越大越有福,寄托了娘家人希望女儿幸福如意的美好祝愿。(关于包袱的图案分析见第三章鲁锦遗存清末“
狮子滚绣球”包袱布一节)鲁西南妇女从少女时期就纺花织布,积攒起来作为长大之后的嫁妆。嫁妆准备好了,母亲会亲手做一块色彩鲜艳的印花包袱,把被褥、衣服和陪嫁的小件物品包到包袱里,用包袱带捆扎,包袱的
四角有意露出
织锦面料或者被褥的
边角,来展示
新娘的
织锦手艺。出嫁之日,
新娘亲手织制的
织锦一摞一摞地装在大车上,
织锦的上边最醒目的就是包袱带子。包袱带子织的与众不同,也就被人传为这家来了“巧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