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水制成之后,放入
石灰水,
石灰水的浓度是
靛蓝制作的关键,一缸蓝靛水大概需要一斤生
石灰,
石灰要选新的,不能用放在露天的结块的
石灰,使用之前需要过滤一下,剩下细细的
粉末。将
石灰水倒进蓝靛水中,
侗族妇女会用手指蘸一点染缸里的水放在舌尖尝一尝,如果味道有点儿苦,就说明
石灰水放多了,
就要再加清水进行中和。用木棍将染缸里的水进行
搅拌,有的
侗族妇女会用盆子不停地把水舀起来再倒下去,在
搅拌的过程中,会看到染缸中的
蓝色泡沫慢慢发生变化,到最后,染缸里的水会变成漂亮的
蓝色。再将染缸里的水放置一两天,靛和水会分离,沉在染缸底部的就是染布需要的重要染料——
靛蓝,有的
侗族地区把这种膏状的染料叫作“土靛”,现在制作这种传统
靛蓝染料的人越来越少。之所以称为
靛蓝,就因为它因沉淀而得,久而久之淀”字最后形象化为“靛”。《
本草纲目》云,“靛叶沉在下也,亦作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