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县1982年全部摘掉了小学附设初中班,充实小学教学力量。县委县政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在县城复办了民族小学,作为初等教育的
龙头示范。对离学校较远的、并达到20个7-12周岁儿童的小村,允许办一间小学,并派
教师1人任教。达不到20个7-12周岁儿童的,可就近开办一个教学站,派一名
教师巡回隔天上课。同时还对
瑶族学生继续免收学费、书本费,甚至发放奖学金。到1984年,多数村寨均设有学校或教学点,学生入学率从79.4%增加到90%以上。开办了三种形式的寄宿制民族班,为
瑶族学生完成小学课程提供了条件。第一种是县民族小学,第二种是
补贴性寄宿制民族班,第三种是奖励性寄宿制民族班,这三种形式办学,对推动瑶区的小学教育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