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第一批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
贵州占有31项,在本书中反映了其中视觉艺术的一部分。回想在该书编辑过程中,徜徉于丰富多彩的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
天地,我们无一刻不在感佩着张仃先生的感佩:“是那样的精美,那样经得起任何审美法则和尺度的挑剔。”但我们又深深感觉到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令人忧虑的现状:在改革开放、主流文化冲击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民间美术品被海内外收藏家和机构高价收购,现在哪怕是到很偏远的地区,要找到有艺术价值和精湛工艺手法的精品,也已经很困难了;民间老艺人的逐渐老去,农村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传统的工艺手法及
图式失去传承;现在看似
生意红火的民间美术品市场上充斥着只为赚钱的做工粗糙、没有想象力的仿造品;专业的收藏研究部门没有充裕的资金去扩充和完善自己的收藏,现有的藏品被深藏内室而不能展示,不能供广大群众欣赏和研究;研究人员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喜爱民间艺术的年轻人又只能看到零星的作品,无法去看到浩如烟海分散在各处的精美作品,也就无法做深入的学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