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兴起于西汉哀平之际,而盛行于东汉,它是两汉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
宗教预言,又称“符命”、“谶记”、“图谶”。纬是用神异解经的书,多托之于
孔子,又称“图纬”、“纬侯”。谶比纬起源早,但成帝以后二者合流,成为一股神学思潮。西汉末
王莽执政,谶纬得到朝廷正式承认,取得与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并立的地位。
王莽假造“符命”,当上
皇帝,“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
刘秀利用《赤伏符》等符命起兵追逐帝位,即位后定布图谶于天下。谶纬可以任人制造和利用,包括敌对势力,所以不能成为稳定封建秩序的有力手段。东汉统治者重建官方统治思想时,仍以今文经学为主,辅之以古文经学与谶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