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杂记》又录:“糊纸店司阜以
竹篾为骨,纸根缚之,然后用各色花纸、
白纸糊成厝屋、楼阁及亡者形相,一切奴婢、跟随仆从及纸轿等样,撤灵后在旷场烧化,备亡者冥间之用。又丧事延
僧道超度亡魂,俗名‘做功德’;撤灵过旬,必糊四金刚及库官、库吏、功曹等。又里社区街建醮,糊
八仙、八骑、朱衣、金甲;若作七七四十九天大醮,糊
二十八宿星君神像,均资其手。”糊制的屏垛年画至少有《天仙送子》、《七子八婿》、《
骑马武将》(亦称《迷魂吹》)、《
螭虎窗》、《四季斗》(
刻绘四季花)、《花堵》(
刻绘香花灯果)、《
花边》、《花砖》,以及《虎豹狮象》(道坛使用的功德纸)等品类。其中当以《天仙送子》最为讨喜风行,此图亦名《皇都市》、《天胎》、《状元游街》,画心描写
董永高中状元,在皇都市(代表首都)通衢上摆开旗罗伞扇,鸣锣开道,风光游街之际,仙姬怀抱婴儿,在仙乐悠扬中赠予麟儿,寄托闽南地区
男性祈求“状元及第”、“天赐麟儿”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