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汉杂居的格局已经形成。瑶族先民荆
雍州蛮、湘州蛮、莫徭经过了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的迁徙,最后居住在以两湖(
湖南、
湖北)为中心的广袤地区,这些地区原已居住有汉民族,蛮族迁徙到这些地区后与他们杂处,从而形成了蛮汉杂居的格局,他们和睦相处。《
资治通鉴》载:齐高帝时,
荆州地区“民夷帖然”。《
周书》载:北
雍州“政尚宽惠,夷夏安之。”《
周书》载:洵州(今
湖北鄭县西)“夷夏安之。”与此同时,蛮夏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还并肩战斗,共同反抗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和剥削。《魏书》载:樊、
雍州蛮夏曾联合反抗封建朝廷,萧衍遣其前江州刺史王茂光率众数万人于樊、
雍州“招诱蛮夏”。这是蛮夏联合斗争的
典型事例。另外,一些汉族因避战乱和赋役,往往“逃亡入蛮”,给蛮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一方面促进了蛮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从而使蛮族的风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周书》载:
湖州(治今
湖北襄樊东北)州界蛮左“风化大行,有同华俗”。《
周书》还载:
荆州“风俗大革”。《
周书》载:
荆州蛮区“俗兼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