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徙蛮南北朝封建王朝,为了易于控制蛮族,削弱其反抗的力量,同时为了建立
边疆的
屏障,以便南北对峙,往往采取大规模的徙蛮措施。首先是将蛮族引出山地徙入平地。“雍州刺史刘道产善抚诸蛮,前后不附官者,莫不顺从,皆引出平土。多缘沔为左。”齐
永明十一年(493年),“襄阳蛮酋雷婆思等帅户千余内徙于魏,魏人处之沔北。”雷婆思等帅师内徙后,“开南阳,令有沔北之地。蛮人安堵。”其次是移
京师。元嘉
二十二年(445年),“雍州刺史、武陵王骏讨缘沔蛮,移一万四千余口于
京师。”“前后所获蛮并移京邑。”这些蛮人移到京邑后,有的“以为营户”。所谓营户,就是将战俘或占领区居民集中编为户籍,归军队管辖。其目的是扩充民力。也有的则为贱隶,宋大明
五年(461年),
世祖诏曰:“外戚尊属,不宜使坟垄芜秽。可各给蛮户三,以供洒扫。”第三是填边。尔朱荣打算“出鲁阳,历三荆,悉拥生蛮,以填六镇”。魏景明三年(502年),鲁阳蛮柳北喜、柳北燕等聚众反叛,“蛮众数万,屯据形要,以拒官军。崇累战破之,斩北燕等,徙万户于幽、并诸州。”时
幽州在今
北京城西南,并州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原镇,均为北魏之
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