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舞在娱人方面显得更为突出。蚂舞在过去的壮族中几乎人人会跳,是一种群众性的
舞蹈。除了表演祭拜蛙婆、敬拜铜鼓以及蛙婆领兵征战等
祭祀的场面如《皮鼓舞》、《蚂出世舞》、《长板敬蚂》、《鬼王舞》、《驱瘟舞》、《算命舞》和《拜寿舞》等之外,还有表演《蚂拳》、《蚂棍》,《蚂刀》等武术。而农事活动与日常生活的内容则是蚂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有《耙田舞》、《插秧舞》、《耘田舞》、《打鱼捞虾舞》、《
纺纱织布舞》、《谈情说爱舞》等。这类
舞蹈显然是由
祭祀蛙婆的
舞蹈衍变发展而来。它们的基本步伐为立式蛙的造型,即身体半蹲,半脚尖点地,撩腿划弧点步跳,虚步击鼓跳。而运行步伐
大都采用蟹行状和蛙跳状,时而磋步侧身跨跃,时而跨腿弹跳,进行中多走“之”字形的路线。这些
舞蹈的场地布置以及
舞蹈身段,很讲究对称、均衡、对比变化,注重艺术美,具有刚健的力度,明快的节奏,粗犷的
风格,使人感到有一种阳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