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虎,广中州县多有之,而市有虎,钦州之常也。城外水壕,往往虎穴其间,时出为人害。村落则昼夜群行,不以为异。余始至钦,已见城北门众逐虎,颇讶之。未几,白事提学司,投宿宁越驿,亭中率是虎迹。予怪而问焉,答曰:吾与妻子卧壁下,虎夜掉尾击吾壁,以鼻嗅人气,垂涎下云。比还钦时,雨潦坏城,虎入城负大豕,无虚夕,因玩狎不复惊。忽有虎晚入安瑪县衙,坐戒石前,守宿吏卒,不以为意,直相与揶揄之,少焉缓步陟厅,吏卒始散,乃知虎也。”这则记载虽然说到作者看到群众逐虎的场面,又看宁越驿站周围
老虎的足印,这只说明了虎多。而及至讲到
老虎入城,只食大猪,而与吏卒相与揶揄,并缓步入县衙厅堂而不伤人,这恐怕也是一种传闻。是人们畏虎崇虎心理的反映。屈大均还说到罗浮山的虎从不啸不咥,“从不伤人……山中人即或遇虎,亦狎易之”。虎与人相狎,人与虎亲近,这无疑是出自虎
图腾崇拜感情的虚构,说明
岭南地区的古越人曾有过虎
图腾。可能崇拜的人不多或由于其他原因,虎
图腾很快湮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