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部最初只是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
氏族的小部落,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这两家人为了逃避敌人,逃到一处人迹罕至的额儿古涅——昆的地方,在这里生息繁衍。大约经过400年时间,部落才兴盛起来,从原
氏族中分出若干分支。各分支均有各自的名称,并单独成为一个斡巴黑(
氏族)。公元8世纪后半叶,当他们走出额儿古纳——昆的时候,已经分出70个分支(灶)——斡巴黑。这个斡巴黑被称为“迭儿勒勤
蒙古”。迭儿勒勤
蒙古到11—12世纪时,有兀良合、弘吉利、斡罗纳兀惕、速勤都思、巴牙兀惕等18个部落。根据拉施特《史集》记载,从额儿古纳——昆迁出的
蒙古人中,有一位很有威望的人,名叫孛儿帖赤那。以孛儿贴赤那为
首领的迭儿勒勤
蒙古自称“乞牙惕氏”(乞颜的复数)。他们从额儿古纳——昆迁到斡难河源头肯特山一带居住,由
狩猎业逐步过渡到游牧业。据《
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赤那的第十二世孙朵奔蔑儿干死后,其妻阿兰豁阿又生了三个儿子,
蒙古人传说,他们是感光而生的“
天子”。他们是从阿兰豁阿
洁白的腰里出生的,所以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尼伦
蒙古”。尼伦
蒙古中,以孛端察儿为始祖的孛儿只斤氏最为著名。孛儿只斤
氏族又繁衍为19个
氏族。迭儿勒勤
蒙古和尼伦
蒙古,是
蒙古部的
正统后裔,他们被称作“也克
蒙古”(大
蒙古),或“原
蒙古人”。除也克
蒙古外,还有札剌亦儿、塔塔儿、蔑儿乞惕、斡亦剌惕、巴儿忽惕等
蒙古语系部落。自9世纪以后直到13世纪初,活跃在
蒙古地方的还有操
蒙古语的克烈亦惕、乃蛮、汪古等突厥语系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