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莫徭
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尤以歌舞更完善,真实地反映了莫徭的生产、生活和习俗。
刘禹锡在《插田歌》中写到:莫徭“齐唱田中歌,嘤佇如竹枝。但闻怨响声,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莫徭歌是用自己的语言唱的,
旋律优美,有如
竹枝词,反映了莫徭在生产中的愉悦。唐李泰等撰《括地志》载:“辰州溆浦县北三百五十里,有无射山。蛮俗当
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前已述辰州为莫徭的聚居地之一,此处所言蛮俗当是莫徭风俗。唐樊绰在《蛮书》中亦写到:蛮人“处子孀妇,出入不禁,少年
子弟者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木叶,声韵之中皆
寄情言,用以相呼应。”莫徭不仅喜爱歌舞,而且有自己的
乐器葫芦笙和木叶,另还有鼓,朗州(今湖南常德)“蛮俗好巫,每淫辞鼓舞,必歌俚辞。”此鼓很可能就是今
瑶族盛行的长鼓。